物理學傳奇霍金逝世

全城熱話

英國傳奇物理學家史蒂芬·霍金(Stephen Hawking)去世,享年76歲(1942 – 2018)。霍金一生成就非凡,尤其對黑洞理論研究有十分非凡的貢獻,身體上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的物理學研究,獲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出色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。

 

霍金父母均畢業於牛津大學,並在醫學研究院工作,其父親在寄生蟲學的學術領域享負盛名。他們一家給鄰居的印象都是書不離手,對知識有無盡的渴望。不負父母的基因遺傳,霍金也順行考進了牛津大學,生活上的一切也十分順遂,直至21歲,由於肢體不協調及經常無故跌倒,父母帶他去看專科醫生,霍金被診斷患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(漸凍人症),並只有約2年壽命。

 

面對重病,霍金偶而會出現常人的軟弱,然而更多時候是勇於面對。即使往後病情加劇,無法再走路及說話,他仍然積極面對,而且擁有一般人的慾望、夢想與抱負。霍金對天文物理學做出很多重要貢獻,亦因此而獲獎無數。他一生中最主要研究成就是他與羅傑·潘洛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《潘洛斯–霍金奇性定理》,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《霍金輻射》。

 

霍金對推廣天文物理學普及不遺餘力,於1988年所撰寫的《時間簡史:從大爆炸到黑洞》是一本廣受全球歡迎的科普書籍,共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,銷售超過1000萬冊,這本書讓很多人了解黑洞的基本概念,從以增加大眾對天文物理學的興趣。